2023年前三季度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50.8%
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“加速跑”
编者按 岁回律转,辞旧迎新,新的一年如期而至。回望刚刚过去的2023年,我们经历了风雨洗礼,看到了美丽风景,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。这一年,是河北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、极不平凡的一年。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推动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“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一年间”系列报道,全面展现河北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亮点成就,激励燕赵儿女在新的一年里接续奋斗,再谱新篇。
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。2023年以来,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,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,2023年前三季度,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64.7亿元,同比增长50.8%。
2023年,河北与京津在基础研究、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签署一批合作协议。联合京津围绕生物医药、中医药等领域,投入2400万元布局40项基础研究任务,吸引10项中国科学院重大成熟创新成果到河北转化落地。
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、汇聚创新人才、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。河北省大力推动省级创新平台布局,2023年,与南开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等京津高校新组建4家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。
有着科技创新金名片之称的中关村,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截至目前,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9700余家,重点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、氢能、生命健康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,共同培育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。
为推动协同创新产业协作,河北省积极组织京津冀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会、科技成果直通车、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进河北等系列活动,2023年,53场活动共促成合作签约232项。(记者王璐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