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环境与经济网站!
 首页>>头 条

迁西一事,报社顶住压力未删稿!

2024-01-21 浏览:592

唐山市迁西县退休老干部马树山,反映县委书记李贵富、组织部长郑艳华在人事任用问题上不正常及不正当,及县城城区主街道亮化工程有猫腻,被以最快的速度逮捕并起诉。最终,在最高检的干涉下,75岁的马树山被撤回起诉,认定其不存在犯罪事实。

昨天我在文章中梳理了来龙去脉,其中经济观察报在主流媒体中最早也是唯一报道此事,才引起了最高检的重视,救马树山于悬崖。

今天,晚参君了解到,经济观察报刊发《河北一75岁退休干部举报当地县委书记后 被逮捕并提起公诉》后,多路人士前去“灭火”,要求删除稿件,该报面临很大压力。

庆幸的是,报社最终扛下了压力,并未屈从各路公关力量,最终决定不删除稿件,使得稿件存活下来,被广泛转发、传播。

这一方面显现了媒体最后的倔强——媒体人都很清楚,在这个时候还能坚持舆论监督并担负风险监督到底(经济观察报针对迁西事件连续刊发了四篇报道),殊为不易;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当下媒体监督的环境有多艰难,一稿出,四座起,全是来要求删稿的。有利诱,有威胁,有拿大局说事,有用感情打牌,唯独没人去想马树山正在遭遇的不公。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,如今想让一篇监督报道活下来,到底有多难,只有经历过才知道。

我还在报社的时候,在会上讲过一句话:全中国拿记者证的人很多,但很多人并不是记者,我们职业生涯的全部追求不是别的,仅仅是对得住这张记者证。

如今看来,这话依然能够扎心。

就迁西这几篇稿子来说,我觉得选题记者对得住这个选题,也对得住他手里的记者证。这是可以吹一辈子牛X的。

这位记者叫李微敖,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。线索来自他的一位朋友——是马树山的家人实在找不到营救办法,恰巧找到了李微敖的这位朋友。

记者拿到线索并做了查询了一些资料,发现马树山在公开报道中是个好人,热心公益,爱管“闲事”,骑着个自行车走街串巷了解民生民意……

这样一个人何以突然成了阶下囚,而且以如此快抓快捕的方式,显然这并不正常,有探究的必要。

做过新闻的人都清楚,越是舆论监督报道越要非常仔细。因为稿子的杀伤力很大,很可能涉及当事多方的身家性命,但凡有不扎实的地方,很容易就被反噬。

这也是我们当时在报社时压力最大的地方。批评报道的采访必须扎实,文本必须严谨,一旦刊发出去,不容有任何闪失。所以,当时所有批评稿件我们都要反复审阅,反复核实,且要留存所有的采访录音和相关证据。确认所有环节全部严丝合缝,才敢签字出样,送印厂印刷。

迁西稿子也一样,从收到线索到最后把稿子发出来,一共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
晚参君了解到,就连马树山举报的县委书记街道亮化问题,记者也都做了扎实采访。

很多时候,上述这一切努力,最后都只是泡影。稿子发出来被删掉还算好的,很多稿子因为种种你想不到的原因,根本发不出来。要知道,一篇批评报道耗费了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、主任、领导太多时间和心血,但就是发不了。

有一次我打电话告诉记者,稿子被毙了。记者在电话那头哭着跟我讲采访过程,讲当事人彼时的险境,讲各种不服……我只能默默地听,无能为力。因为到传达记者层面的时候,我们都已经招数用尽。

终于离开了报社,每次想起来总有不舍,但也总觉得是一种解脱。

当我突然看到经观关于迁西的报道,我知道这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角力,一打听,果不其然。

写新闻容易,写监督报道难;写评论容易,写锋利的评论难,但事儿终归要有人做,社会才会不断向前。

报纸上脏点儿,社会就干净了;报纸上干净了,社会就脏了。舆论监督不是洪水猛兽,它是社会进步、公平正义的得力助手。我一直坚定地认为,并非表扬、夸奖和歌颂才是正能量,批评也是正能量。有时批评产生的能量,更正。

毛主席曾说,“我们如果有缺点,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。不管是什么人,谁向我们指出都行。只要你说得对,我们就改正。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,我们就照你的办”。这胸怀,这态度,这格局,我辈五体投地!

我是晚参君,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害怕监督的,多半心里有鬼。

来源:公众号“新海言”

编辑:廉竹

Copyright © 2021 环境与经济 版权所有
邮箱:huanjingyubaohu@163.com 
网 站: http://www.huanjingyujingji.com  

冀ICP备2022019642号-2

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22号